前言
安海僑聯為迎接2021年的七十周年慶,準備出版《家山萬里共安平》僑史特刊,于2020年7月邀請晉江市原副市長吳松茂先生來主持編纂,我作為編委會一員,負責僑聯與先生的日常對接,有幸領略其風采。先生有豐富的僑務工作經驗和深厚文學功底。雖然年屆八十,依然公交出行,往返青陽、安海之間,工作孜孜不倦,認真細致。態度和藹可親,書香氤氳。在探尋先生良好家風之時,方知其受先父吳修潭大徳風范的影響。
提起吳修潭老先生,凡熟悉他的人無不為他無私奉獻、熱心公益、造福桑梓的精神所感動。據高俊仁先生《服務社會 勞苦功高——懷念德高望重的吳修潭老先生》一文,已囊括他的生平事跡。作為年輕后輩,我在深受感動的同時,嘗試從不同角度再次回顧這位對晉江、尤其是對安海影響深遠的老先生的一生。
退而不休 熱心公益
工商巨子 思想開明
吳修潭(1909—1994),祖籍晉江靈水,20歲時隨父親吳垂營遷居安海,經營榮懋杉行。因勤奮誠信,經營有方,事業蒸蒸日上,遂成為安海商界巨擘。
吳修潭自1940年任安海木業公會監察委員開始,就參與安海的各項工商事務。1950年他參加安海工商聯的籌備工作。1955年,他出席福建省工商聯代表大會;1956年,當選為晉江縣工商聯常委,同年在對私改造中帶頭代表全鎮工商業、手工業者申請公私合營。他任晉江縣木材公司副經理至1974年退休。改革開放初期,他組織工商界骨干積極配合縣委統戰部落實工商政策,開展工商經濟咨詢服務活動。1983年,吳修潭赴北京出席全國工商聯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,榮獲中央首長接見,這是他作為一名安平商人的最高榮耀。1984年他任晉江縣民建工商聯主委。
1956年,中國民主建國會發揮其密切聯系經濟界的特色優勢,吸納吳修潭為會員。1957年初民建晉江支部成立,歷任支部正、副主任;1984年12月,他繼續擔任民建晉江縣委會主委。
與民建福建省主委蔡載經(左)親切交談
吳修潭思想開明,追求進步, 熱心慈善公益。舊社會,物價暴漲,民生凋敝,他捐資組織大米平糴會,以平抑物價。他參與地方公共建設,如捐資開辟人民體育場,資助學校辦學經費等。他獨捐大批杉木作橋板,修復被日寇飛機炸斷的安平橋中亭七孔橋面;他支持革命,捐美鈔及物資,支援游擊隊地下革命斗爭,他捐大批杉木支援解放軍渡海解放廈門;新中國成立后他認購公債,支援恢復國民經濟;他捐巨資支援抗美援朝......
1983年,編修《安海志》全體工作合影
1948年吳修潭就參與創辦進步刊物《安海新報》,并任發行人,宣傳進步思想;1983年他還參與《安海志》的編修,以及倡導編寫《安海勝跡》《安海民風民俗》等鄉土資料書籍,為安海留下了寶貴的鄉土資料。
吳修潭歷任泉州市人大代表、多屆晉江縣政協常委,晉江縣人大代表、常委。他認真履行職責,積極發揮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的作用,深得上級組織和群眾的肯定和贊譽。
發揮僑力 熱心公益
1988年,在西隅小學80周年校慶上講話
吳修潭退休的20年,是忙碌奉獻地方公益的20年。他熱心教育,常年資助各學校辦學經費,長期擔任靈水、安海等多所中小學的董事長和董事職務。他充分發揮與海外人士及社團密切聯系的優勢,牽線搭橋,發動旅菲、新、港澳安海鄉賢捐建教學樓、教師宿舍樓、校友樓、圖書樓、大禮堂及捐贈安海醫院設施等,深受海外鄉親的信任和愛戴。
1988年,吳修潭在養正菲律賓校友樓竣工落成典禮上講話
他還參與安海中學籌建校董會,并任籌委會主任。他把八十壽宴款省下,捐給安海中學慰問教職工;他動員旅居港澳的兒子捐資興建安海中學圖書樓;又引薦旅港鄉親高友平捐建墀棟大禮堂。
吳修潭、吳仁堪昆仲捐建的曲橋水池,旁邊為其內侄黃傳樅、黃傳植、黃有恒昆仲與外甥許自欽捐建的觀瀾亭、澄渟印月水榭
1990年秋,八十高齡的吳修潭首倡組織安海公園亭閣籌建委員會,發動海內外熱心人士,捐建亭閣水榭、曲橋、回廊等設施。得益于他的奔波,一個富含文化蘊意的鎮級公園,為安海群眾提供休閑游樂的文化活動場所。如今,回頭再看安海公園的亭閣水榭布局,完全契合了古鎮書香和吳修潭忠厚溫和的品性。
他擔任晉江縣僑聯常委,安海鎮僑聯常委、顧問、名譽主席。因出色的工作表現,他被晉江市黨委政府評為“優秀僑務工作者”;1996年,中國僑聯追頒證書,表彰其30年來不辭辛苦,熱心為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服務。
傳承家風 奉獻社會
早期的晉江鄉訊、安海僑訊上對吳修潭的報道
吳修潭在事業和公益上能夠取得一定成果,也離不開妻子黃淑秀的襄助支持。她出身安海田坑村的華僑之家,其兄黃清源旅居菲律賓,創辦啟慧小學,其家族后代均旅居海外,熱心公益惠及桑梓。黃淑秀知書達理,教子有方,是吳修潭的賢內助,她也是一位能夠吃苦耐勞的獨立女性,曾擔任晉江縣工商界家屬委員會主任、晉江縣政協常委、人民代表。
正是在父母優良家風的熏陶下,吳修潭的子女個個成材,并散居國內外。長子吳松柏,原廈門市自來水公司高級工程師、民建福建省委會副主委、廈門市委會主委和福建省政協常委 ;次子吳松茂,原任晉江市副市長、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、民建晉江市委會主委和民建中央第七屆委員;三子吳嘉哲,高級工程師,原任常熟市副市長、蘇州市僑辦主任。
四子吳錫奎香港經商,曾任香港養正中學校友會會長、晉江市政協委員,現旅居加拿大。五子吳錫琛旅居澳門,歷任澳門福建同鄉總會常務副會長、澳門晉江同鄉會理事長、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、福建省政協委員等社會職務。六子吳新民旅居香港。吳修潭的三弟吳仁堪,早年定居菲律賓,曾任菲律賓安海公會理事長,熱心家鄉公益事業。
五子吳錫琛1980年移居澳門經商,繼承其父遺風,事業有成,奉獻社會,做出積極貢獻。吳錫琛先后捐建安海中學圖書樓、養正中學“吳修潭圖書館”、靈水中學“吳修潭科學樓”,還捐建晉江機場、泉州師范學院、福建希望工程,安海慈善基金,捐資3000萬元在山東興建福泰小學..... 。他受到中央統戰部表彰、榮獲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“捐贈公益事業突出貢獻獎”。
中共中央原統戰部長劉延東為吳錫琛授牌
1992年,在吳修潭的倡議下,吳氏昆仲在安海醫院建造一個涼亭,命名“懷安亭”,吳修潭親筆題下“懷安”兩字,表達對這一方故土的摯愛。吳修潭祖藉在靈水,長居五里橋頭,聽古港濤聲,看帆影遠揚。他秉持“達者兼濟天下”的胸懷,無私奉獻,做了無數善事。這樣的老者,可欽可敬,永遠值得后輩懷念 、學習。
2021年12月,《家山萬里共安平》僑史資料特刊出版,編委會一年多來的任務宣告完成。吳松茂先生欣慰地說,我們這個編委會,成員各顯才華,互相尊重,配合默契,有機會可以繼續合作。他愿為家鄉再發揮余熱而樂此不彼。
好家風,當傳承。吳修潭家族都在用自己的方式,做著各種各樣的“慈善”,這當中既有有形的“慈善”,也有著無形的“慈善”,正如他們的大家長一樣,溫潤如玉、風范長留。
文 | 肖小俊 來源 | 安海僑聯、吳志柏